学术交流|美籍华人单簧管演奏家白铁教授来我院举办音乐会、大师班及专题讲座
2019年10月21日-24日,美籍华人单簧管演奏家白铁教授莅临我院,进行为期四天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以音乐会、大师班、专题讲座等的形式展开。
白铁 当今国际管乐舞台上最活跃,最著名的华人单簧管演奏家之一。他曾在美国、欧洲、亚洲地区举行过几百场独奏音乐会,现任美国洛杉矶BETHESDA UNIVERSITY单簧管教授。
白铁出生于音乐家家庭, 自幼跟从父亲学习单簧管演奏,1989年考取了美国十大著名音乐学院之一的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并获得全额奖学金。1996年应国际单簧管协会的邀请,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单簧管协会上,成功地举行了独奏音乐会。
1998年,由他发起和组织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世界著名演奏家们参加的“98北京国际单簧管音乐节”,是中国首次举行的国际性单簧管音乐节,也是在亚洲和泛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单簧管活动。他先后担任98年在北京、2000年在延吉、2004年在长春、2007年在北京、2009年在太原、2015年在重庆举行的“中国国际单簧管艺术节”的艺术总监。
2007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学会授予他杰出贡献奖,2018年8月授予他单簧管学科终身成就奖。他的独奏专集CD在美国和中国出版发行,他的著书《单簧管吐音演奏法》也在中国出版发行。
在10月21日和23日的大师课中,白铁教授对我院单簧管乐团、单簧管重奏组以及独奏学生进行了单独指导,根据每部作品及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在演奏技巧、音乐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他指出,由于有的作品技巧难度较大,同学们往往注重音符和技巧而忽略情感上的处理,这其实是不可取的。在对单簧管乐团进行的指导中白铁教授着重指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做到即使闭上眼睛,从同伴的呼吸和合作意识上也可以进行优秀的演奏。



10月22日下午,白铁教授在音乐学院会议室与管弦系教师们进行主题为“从哲学的角度谈演奏意念的培养”座谈会。与会教师就“管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如何用正确的方法与理论指导学生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气氛欢快活跃。


座谈会后,白铁教授与教师木管重奏组进行了专业交流,在倾听了重奏组的演奏后,他就作品中乐句走向、旋律线条、和声变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给予指导。白铁教授对我院教师木管重奏组的演奏能力和水准给予高度评价。


10月24日晚,白铁教授同我院教师室内乐团的演奏家们联袂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交流音乐会。白铁教授首先演奏了“布拉姆斯第一单簧管奏鸣曲”、“普朗克奏鸣曲”和“来自中国的色彩”三部经典单簧管作品。其中“来自中国的色彩”是意大利当红作曲家曼加尼专门为我国单簧管演奏家董德君教授而作。白铁教授的演奏技艺精湛,音乐表现力丰富饱满,演奏的曲目风格多样,使得台下师生亲身感受到了单簧管乐器的魅力与神奇。接下来,白铁教授邀请我院单簧管副教授郑弘老师一起演奏《克拉玛双单簧管协奏曲》,此曲是双单簧管的经典之作,完美地发挥了两件独奏乐器的歌唱性和表情性,通过对话和追逐来表达主题,整个乐章就在主题动机的变化和新旋律的竞奏中进行。两位演奏家配合极为默契,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音乐会最后,由我院教师木管室内乐团的五位老师共同演绎了法国作曲家尤金·博扎的三首小品和歌曲“我爱你中国”。木管重奏中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乐器形态各异,音色迥异,要让这些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和谐发声”难度极高。但作品经老师们的演绎,传递出轻灵飘逸、清柔如水的愉悦情感,使得台下听众亲身感受到了管乐的魅力与神奇,音乐会在久久不息掌声中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