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青年作曲家邢依楠作品《祭II》在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倾情奏响
时值金秋,硕果飘香!吉林艺术学院青年作曲家邢依楠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祭Ⅱ》在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倾情奏响,为2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134位电子音乐学者、专家及表演艺术家奉献了一部精美的电子音乐臻品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历经24年的累积,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中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现代音乐活动之一。时逢全球规格和水准最高的电子音乐年度会议——第36届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主席年会在此期间举办,更显此次国际电子音乐节十足的含金量。
《祭》系列作品深感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作曲家几次进川采风。“红叶黄花秋意晚,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时隔十年,往事历历在目,作曲家以浓烈、深沉的创作情感呈现出了一部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作品,以此追忆中华民族的苦难之年,共寄对受难同胞的思念之情,传达了共筑美好新家园的强烈愿望。作品的表达亦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祭ⅱ>纪念汶川5.12大地震十周年——为笛、萧与电子音乐而作》是大型电子音乐作品《祭》的续篇,作品《祭II》以5月12日4时28分的地震发生时间为特定数字参数,排列出若干个音阶和音列进行材料展开。全曲共分为三个乐段:一、念;二、忆;三、度。谱写出了一曲悲壮、顽强、厚重的生命涅槃赞歌。
邢依楠
青年作曲家,硕士,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组评委。
出生于音乐世家,四岁开始学习钢琴,200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专业,中国首届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毕业生,师从于作曲家张小夫教授、刘思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数字音乐创作、数字媒体互动领域的探索与教学研究,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音乐节中斩获大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音乐会中展演。
作曲家经历:
2005年为国家话剧院话剧《红尘》作曲
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E-stylzo》作品音乐会
2011年起至今,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合作“送文化下乡——百首校歌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