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音乐会由管弦系的室内乐团和交响乐团担任伴奏,作曲系教师乔春来为本场音乐会曲目重新配器,以秦菲女高音独唱为主,交响乐团演奏歌剧序曲,声乐系多名教师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演出。此场音乐会是我院声乐、管弦、作曲三个系的首次深度合作,目标是为呈现出一台高水平的声乐交响音乐会。“秦菲独唱音乐会”将于2017年11月10日15:00在吉林艺术学院现代剧场隆重上演,欢迎您的到来。
秦菲:抒情女高音,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吉林省唯一旅德声乐硕士,获德国国立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声乐学士及硕士学位。在德期间曾师从于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著名声乐家乌塔·普理夫教授,及卡鲁音乐学院著名声乐家茵格利·哈伯特教授,举办独唱音乐会并发表德文学术论文,并任教于德国KMS专业音乐学校。2009年起归国任职于吉林艺术学院,在学院及省内各重大演出中担任独唱,举办独唱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十余场,曾获第五届中新国际音乐比赛美声组冠军;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歌剧展演特别奖,2016年亚洲音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勃兰登堡国际音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十二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等。精通德文,意大利文,法文,拉丁文歌剧及艺术歌曲,曾指导学生考入德国科隆音乐学院,斯图加特大学,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国际名校。
指挥/康保婴
吉林艺术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吉林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康保婴先生长期担任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管弦乐系合奏课的指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所排演曲目涉猎广泛,先后排练并演出了著名作曲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柴可夫斯基、比才、圣桑、拉威尔、埃尔加、谢德林等的经典名作。演奏的作品涵盖了从巴托克到20世纪之间的各个时期。同时,康保婴先生还承担了作曲系大量的基础理论教学,先后教授的课程有《和声学》、《作曲》、《管弦乐配器法》、《20世纪音乐概论》、《申克音乐分析理论》等。出版专著《管弦乐配器法教程》以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近年来康保婴先生指挥乐团举办了各类题材的主体性交响音乐会,如《红色经典》、《协奏曲音乐会》、《动漫主题交响音乐会》、《古典之门》以及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等。此外,还带领乐团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性社会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以及专为弱势群体举办的《交响音乐会》等,得到社会高度评价和一致赞誉。
乐队首席/王乙桐
吉林艺术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弦乐教研室主任、吉林艺术学院青年交响乐团乐团首席、乐队队长。吉林艺术学院室内乐组指导教师、吉林艺术学院“同音”弦乐团指挥。
2001年执教吉林艺术学院小提琴表演课程。2002年公派赴加拿大留学,曾担任维多利亚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指导。2006年回国继续执教并随青年交响乐团演出百余场。先后与陈佐隍、李心草、刘云志、郎朗、朱亦兵、曹澈等著名音乐家多次同台演出,并与吉林省交响乐团、吉林艺术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成功合作了《引子与随想回旋曲》、《梁祝》等作品。此外,参演的动漫交响乐、红色经典、高雅音乐进校园、慈善音乐会及室内乐专场音乐会等多题材音乐会也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2015年执棒吉林艺术学院“同音”弦乐团。先后排练并演出了著名作曲家,皮亚佐拉、汉斯·季默、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巴赫等多部名家名作。
编曲/乔春来
吉林艺术学院作曲系讲师,青年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代表作品有交响诗《香港往事》、钢琴协奏曲《竞》、室内乐《日吉纳》、《呼喊特丽莎的人》、钢琴套曲《速写》、《12首钢琴前奏曲》、歌曲《我在海的对岸爱你》、《五色花》、《我的独木船》、以及大量改编作品。曾与谭利华、谭晶、戴玉强、张建一以及来自日本、瑞士、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著名的演奏家合作,作品由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新管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剧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等地上演并获得广泛的好评。此外还曾作为中国作曲家代表,受邀参加阿根廷大使馆音乐晚会。乔春来曾签约人民音乐出版社翻译塞缪尔·所罗门所著的《怎样写打击乐》下半册。参与中央音乐学院配器教材《管弦乐配器法》(戴宏威)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