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项目 艺术展演 教科研动态 教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桃李共聚 国乐长春 ——2017“国乐长春”艺术节之“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

时间:2017/10/27 浏览量:

      10月27日晚,2017“国乐长春”艺术节系列音乐会之一《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在长影音乐厅成功举办。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董伟同志;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同志;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吉林省教育厅、文化厅、省文联、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广新局、吉林艺术学院以及兄弟院校的相关领导同志出席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是“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汇报音乐会”的全国首场巡演。“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是由文化部主办的民乐界有较大影响的权威活动之一,每三年一届。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成果共享的深度与广度,促进院校间交流,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推出优秀民乐演奏人才。受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吉林艺术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及支持单位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的邀请,本场音乐会共展示了来自全国各专业院校的13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吉林艺术学院“凝香组合”以一首器乐重奏《武生》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作品汲取京剧中多种元素,对戏曲中打击乐器的演奏特点加以模仿,生动地刻画了“武生”的形象及内心独白。
 
中央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熊箫涵演奏的《胡旋舞》是由戴亚先生改编的一首笛子独奏曲。通过熊箫涵的演奏,对作品进行了渐快处理,充分的展示了一幅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画面。
 
 

 
        《昭陵六骏》是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生高嘉临演奏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作品是刘德海先生于2001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高嘉临娴熟的演奏技巧充分的演绎了曲作者新颖、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构思,刻画了一幅战马雄姿、劲健俊逸、驰骋奋战的场景。
 
 
中国音乐学院2015级研究生李怡凡表演的笙独奏《秋夜》,演奏出了大气洒脱的热情,与冷清秋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是吉林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欧阳慧演绎的古筝独奏《秦土情》,此曲运用陕西地方音乐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在身处他乡时对故土亲人的无限思念与热愛。 

器乐重奏《梦回龟兹》由沈阳音乐学院弘韵箜篌乐团演奏,作品是由箜篌与乐队协奏曲《伎乐天》改编而成,该曲再现了消失的文明古国龟兹的景象。 
 
三弦独奏《梅花韵》是由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生、青年三弦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行樂民族室内乐团成员陈京京演奏,乐曲呈现出中国北方特有的说唱音乐“梅花大鼓”的独特韵味。
 
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刘书君独奏的二胡曲《双阕》,是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巧妙结合的经典之作。表现了远古先民在荒寂的山林中狩猎的紧张场面和收获后激情欢舞的动人情景。
  
中阮《云南回忆》(第三乐章)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薛淼演奏,乐曲以幻想式的曲风、超脱的意境,运用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些曲调,将中阮优美的音色演绎出来。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附中刘晓鑫演奏的打击乐《鼓上飞舞》,气势宏大、“鼓”舞翩翩,高超的演奏技法引得观众连连掌声。
 
二胡独奏《楚颂》由中国音乐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邓昌演奏,作品讲述了楚王项羽在多年征战中,爱姬虞美人始终相随左右,与项羽从一而终的爱情故事。 
 
《三对面》是由中央音乐学院2016级研究生吴冬晓演奏的极具晋北梆子特色的唢呐独奏曲,乐曲运用唢呐、管子、口哨三种乐器,表现了晋北梆子戏曲中须生、青衣、花脸三种人物热烈对唱的情景。 
 

 
“君子兰筝乐团”是吉林省首支古筝专业乐团,由来自吉林艺术学院4名古筝表演专业的学生组成。她们演奏的古筝重奏曲《梦入江南》是青年作曲家王丹红于2014年创作,在2017年由吉林艺术学院青年古筝教师刘畅改编的一首古筝重奏曲。作品取材于江南民歌和评弹,原为八把琵琶而作,在刘畅的改编中加入了古筝按、滑、揉、吟等技法,丰富了乐曲的表现,更展示出古筝灵动的音色与独特的韵味。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