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项目 艺术展演 教科研动态 教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纪念5.23盛况|凝聚初心 再唱经典——《黄河大合唱》80年,今天依旧让我们热泪满面

时间:2019/05/24 浏览量:

纪念5.23盛况|凝聚初心 再唱经典——《黄河大合唱》80年,今天依旧让我们热泪满面

一段不容忘却的家国记忆
一幅气吞山河的壮美画卷
一部光载千秋的民族史诗
一首感天动地的不老颂歌

5月23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黄河大合唱》问世80周年,时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7周年之际,在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的倡导下,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礼赞祖国 不忘初心”——《黄河大合唱》大型交响音乐会在长影音乐厅隆重举行。


吉林艺术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声乐合唱团在作曲系教授康宝婴的指挥下,用礼赞祖国之情放声歌唱,用向经典致敬之情演绎不朽经典,震撼再现了这部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乐章,展现出当代音乐人对伟大情操的深情讴歌和对崇高情怀的无限景仰!

 
本场音乐会也是我省近30年来首次完整上演《黄河大合唱》全部乐章。此举与同一时间在延安宝塔山下举行的中央音乐学院5.23音乐节开幕式“致敬祖国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问世80周年”音乐会同频共振,挥洒出一幅北国春城与革命圣地、巍峨长白与壮美黄河在饱含深意的历史坐标上交织出的宏大而绚烂的图景。


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会长、著名美术家江丰之子江文,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著名戏剧作曲家任兆学之子任明,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会员、著名音乐家陈素(参加《黄河大合唱》首演)之子叶钢及省市领导专程莅临现场,与数百位长春市民共同观看了这部跨越时代的中华民族史诗。



 
 

晚19时,活动正式开始。

在音乐会上演之前,观众们首先观看了一部专程为此次活动制作的《黄河大合唱》小型纪录片,共同回望了这部作品自诞生至今的光辉历程——从壶口瀑布的滚滚激流,到民族危亡的战火弥漫;从诗人光未然伫立黄河边的豪情满溢,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时激情澎湃、六天成曲的生动画面;从1939年4月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时的振奋情景,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听后的连声称赞;以及   《黄河大合唱》唱响后,在抗日时期的战场上、在新中国建设的征程中、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角落、在闪耀着新时代思想光芒的今天……

纪录片中徐徐展开的80载岁月长卷,记录着民族危亡、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艰难过往,也激荡着时代飞速发展、人民砥砺向前的历史苍穹。


 

    

 

纪录片结束后,音乐会如期上演。

随着“朋友,你到过黄河么!”一语横空,黄河之水滚滚奔流的壮丽图景高悬于人们眼前,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大合唱》就此拉开帷幕!

音乐气势恢宏,诵词慷慨激昂,歌声热情澎湃,每一个音符都铿锵有力!每一句呐喊都掷地有声!


指挥:康保婴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朗诵:吴岩
 


《黄河船夫曲》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拼力搏斗的生动画面,显示出华夏儿女奋勇向前,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坚定信念。
 

第二乐章
《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演唱:刘嵩虎(特邀)

 


 《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喻祖国的深情颂歌,宽广的旋律描绘着黄河的雄姿,奔放的激情颂扬着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华夏五千年文化的厚重与灿烂在歌声中流泻而出,熠熠生辉。
 


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朗诵:吴岩    琵琶:吕美凝
 


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以怀古之情痛诉着民族的灾难,也歌颂着英雄的伟岸形象,倾诉着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的悲凉。
 

第四乐章
《黄水谣》(混声合唱)

 

 

《黄水谣》的音调朴素而动人,在一段展现黄河两岸人民千百年来安宁生活的旋律后,音乐开始进入到深刻痛苦的主题中,描写了日寇侵略后人们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凄苦。


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混声合唱)
演唱:田彦(特邀)、马智良

 


《河边对口曲》如民间小曲般亲切而富于乡土气息,通过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国土沦丧后日寇铁蹄下人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
 

第六乐章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演唱:赵方鸣

 


《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的妇女,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最终投入滚滚黄河的深仇大恨。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混声合唱)


 


《保卫黄河》是人们最熟悉的一段音乐,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旋律,使人感觉到抗日队伍在不断壮大!保家卫国的激情势不可挡!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雄壮场面跃然眼前。
 

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怒吼吧,黄河》是大合唱的终曲,诗意和浪漫的笔调表达着中国人民抗战必胜信心,“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着全民战斗的豪情壮志,音乐在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中达到最高潮。



一曲既终,音乐在气吞山河的澎湃波涛中震撼远行,

全场呼声不绝于耳,掌声雷动,

许多观众已热泪满面……
 

   80年前的黄河咆哮,发出的是四万万同胞保家卫国的怒吼;

  80年后的黄河之声,吹响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岁月在风雨中疾驰而过,

  初心在信念中薪火相传,

  让我们将热泪凝聚,

  牢记使命,风雨兼程,

  在新时代文艺思想精神的照耀下,

  积蓄更饱满、更浓厚的民族激情,

  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  | 李烁 李施颐 

摄影  | 张莹

摄像  | 张禹霖

 

视觉设计 | 朱明宇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