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构 系部设置 研究中心

辅导员办公室

时间:2019/03/20 浏览量:

     音乐学院辅导员设立岗位3个,在学校党委、学工处、团委的指导下负责音乐学院本科四个年级学生的思想管理、党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学生寝室安全卫生管理以及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思想教育宣传活动及组织符合音乐学院特色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辅导员岗位职责
(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1.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党团和班级建设
1.开展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
2.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
(三)学风建设
1.熟悉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四)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1.开展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及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
2.组织开展学生军事训练。
3.组织评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
4.指导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5.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做好学生困难帮扶。
6.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1.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
3.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4.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2.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3.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引导学生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4.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
(七)校园危机事件应对
1.组织开展基本安全教育。
2.参与学校、院(系)危机事件工作预案制定和执行。
3.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初步处理,稳定局面控制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危机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报。
4.参与危机事件后期应对及总结研究分析。
(八)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1.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服务。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九)理论和实践研究
1.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
2.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
3.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
(十)寝室安全和卫生管理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卫生习惯。
2.进行寝室安全教育工作。
二、岗位职能分工:
(一)辅导员(A):
1.分管2个本科年级的辅导员工作;
2.主抓音乐学院分团委的相关工作;
3.组织本科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管理等工作;汇总上交组织部及宣传部要求的各类文件的上报工作。
(二)辅导员(B):
1.分管1个本科年级的辅导员工作;
2.辅助分团委书记完成学生会、社团等学生活动开展的相关工作;
3.负责完成学工处下发材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三)辅导员(C):
1.分管1个本科年级的辅导员工作;
2.主管本分院本科学生寝室安全卫生工作;
3.负责外联及对外学生活动的学生带领工作。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