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星海音乐学院原作曲系主任严冬教授、青年教师陈思昂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座谈交流及学术讲座,音乐学院院长沙柏廷、副院长刘畅、康炜及作曲系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座谈会上,院长沙柏廷从吉艺音乐学院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办学特色、育人成效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示,星海音乐学院是国内顶尖音乐学府,希望双方不断加强联系,创造合作机遇。星海音乐学院原作曲系主任严冬介绍了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近年来的创作成果,其中涵盖艺术歌曲、室内乐、音乐剧与歌剧作品。最后,双方就各自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展开了讨论。
当日9:30分,星海音乐学院陈思昂教授还应邀为我院举办了一场名为《当代音乐的多样化表现—我的音乐创作》学术讲座。陈思昂教授系吉林艺术学院杰出校友,曾于1998-2004年间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附中。此次是他离开吉艺20年后首次回到母校,因此,他的讲座也备受我院师生关注。讲座由音乐学院副院长康炜主持。
在此次讲座中,陈思昂教授围绕学术性音乐、剧目音乐、社会服务及严肃音乐四大领域,详尽地分享了他的创作探索与实践心得,提出了音乐创作走向多元化表现形式的观点,他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创作出风格迥异、类型多样的音乐作品。
首先,陈思昂教授强调了学术性音乐创作对于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术性音乐创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发对作曲构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随后,他以自己的学术性音乐作品《爱与热情》为例,讲解了作品中严谨的结构布局与声音设计的重要性。
此后,陈思昂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他近年来创作的音乐剧。他强调,在音乐剧的创作中,需确保与剧作整体基调的和谐统一,并巧妙融合个人风格于剧目整体之中。同时,他认为音乐剧中的独唱部分应作为剧目亮点,能够被人们广泛传唱。此外,他还分析了音乐剧中的其他唱段类型,例如与快速调度动作相配合的段落和对唱,以及它们在剧目中的作用。
讲座的第三部分,陈思昂教授深入地探讨了作曲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他们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所进行的音乐创作。他结合自身经历,深刻阐述了音乐在社会功能中的积极作用。他的两部作品——《运行海上》和《歌声的召唤》,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创新性表达,更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他强调,作曲家应当利用自己的才华和影响力,创作出能够激发人们情感、启迪思考、促进社会和谐的音乐作品。
接着,陈思昂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所创作的严肃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征程》。这部作品是为了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特别创作的原创大型交响乐作品,全长40分钟,深情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逾百年来的辉煌历程。
最后,陈思昂展望了当代音乐创作的多样化表现和音乐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作曲家应致力于在多元化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中展现其卓越才华,同时鼓舞在场学生深挖自身潜力,勇攀作曲艺术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