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信息 实时信息 管理规定 常用下载

中央音乐学院徐之彤教授学术讲座

时间:2017/12/07 浏览量:

中央音乐学院徐之彤教授学术讲座
《新音乐与艺术创作探索》《实用音乐创作与钢琴即兴弹奏》
 
       12月7日上午,我院优秀校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长、北京青年艺术节艺术总监徐之彤受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共同邀请莅临我院,举办题为《新音乐与艺术创作探索》和《实用音乐创作与钢琴即兴弹奏》的专题学术讲座。  

 
       
     
      徐之彤,青年作曲家。曾获得文化部交响乐“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剧目奖”等多项殊荣。曾策划2017CCTV“江山如画”国庆交响音乐会、东方卫视“笑林大会”、“中国曲艺牡丹奖”等二十多个大型文艺活动。作为北京青年艺术节艺术总监,自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他的作品在美、法、德、奥、日、韩等国家及国内重要歌剧院公演。其作品涉及交响组曲、管弦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影视音乐、舞剧等多个领域,近年主要代表作品有舞台剧《红楼梦》、《我,就是我》等;电影音乐《南泥湾》、《手机》、《倾城之恋》等;管弦乐作品《岛》、《昆山鼓舞》等。
    
       本次莅临我院,徐教授首先以《新音乐与艺术创作探索》为引,以他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融合创作为例,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尝试创作的三个阶段。首先是音乐与话剧的结合,以话剧《倾城之恋》为例。如何提取文学作品的精华段落,运用伴奏乐器演奏背景音乐并营造动效音响是该剧的重要特色。第二阶段以《荆轲刺秦》为例,从创意学角度出发,在音乐与话剧的融合中将话剧演员与演奏者,演奏乐器与道具相结合,打造出相互影响、相互协作、独具特色的舞台演出形式。第三阶段的创作以《我,就是我》为例,介绍了他如何汲取前阶段的创作经验,将多方位舞台艺术效果完美结合,集音乐剧、话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进行大型原创音乐舞台剧的创作。
     
       讲座第二部分,徐教授以实用音乐为例,强调即兴弹奏对创作的重要性,并以山西、山东等民歌素材为例,说明严谨的设计、好的旋律线条与和声对一部优秀作品在整体协调性以及意境营造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最后,徐教授与现场听众谈到素养、听力、和声、钢琴即兴演奏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力,强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并就听经典作品分析,老旋律翻新技巧等多方面的创作方法与现场观众进行分享。此次讲座是徐之彤教授离校20余年来首次回到母校的学术交流活动,他的讲座一方面为我校师生带来新音乐创作的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对在读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鼓励和推进作用。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