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非遗Day2|李松吉教授主讲《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时间:2019/10/30 浏览量:

    10月29日上午9时,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培训班》于音乐学院五楼阶梯教室开启了第二天的课程之旅。上午的课程由吉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松吉教授主讲,题目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李松吉教授从何为文化、文化自信的起源与发展、文化自信产生的背景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解读。
 

 

    李松吉 现任吉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三级教授,两次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一次被评为吉林省师德模范。全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理事、吉林省高校德育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科研成果获奖28项。

 

    李松吉教授首先阐述了“文化”这一概念的起源,通过对文化在广义和狭义上的概念对比,点明了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和统一性的种种特征,并强调,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产物;文化也对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后,李松吉教授分别列举了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和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从文化发展以及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视角为学员们阐述了“文化自信”一词的发展历程;解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重要意义,李松吉教授讲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李松吉教授以日本645年的“大化革新”、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以及韩国2009的“教育改革”为例,点明了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通过实例,李松吉教授为学员们讲述了文化自信产生的背景:文化自信产生于文化自身兴盛的需要,产生于世界发展进步的需要,产生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最后,李松吉教授为学员讲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阐明了我国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解释了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深层含义。

 

    课程结束时,学员们对李松吉教授致以热烈的掌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对于我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和举措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践行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