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1点30分,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培训班》于音乐学院五楼阶梯教室正式开课。开班首堂课程由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陈吉风教授主讲,题为《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区域分布状况与主要艺术特征》。
陈吉风教授首先从聚焦非遗的角度阐述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及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现状。他说到,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分布广泛、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地域民族文化事业中的一分子,无论是专业艺术人才,还是民间非遗传承人群,都应充分了解其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随后,陈吉风教授以朝鲜族民歌《阿里郎》为例,为学员们讲解了朝鲜族音乐的特点,又通过朝鲜族特色的民族乐器伽倻琴和短箫、传统曲艺“盘索里”、特色表演形式“三老人”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农乐舞”,为学员们详述了朝鲜族音乐文化的体系与特征。
在满族音乐部分,陈吉风教授分别就吉林省东部满族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山歌、小唱、儿歌做出了简要介绍,并与学员分享了自身多年对传统音乐的调查研究经验,以及在对少数民族地区与传统文化发祥地采风过程中收集、录制的珍贵视频资料,使学员对满族音乐文化有了系统的认知。他讲到,对于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和曲种的变化与发展,不仅是有益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亦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讲座趋于尾声时,陈吉风教授与培训班学员就如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题进行探讨,学员们发言踊跃,并与陈吉风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陈吉风教授特别提到,郭尔罗斯蒙古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承要从音乐教育做起,包括蒙语以及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和传承,作为一个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具备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倾心倾力为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
课程结束时,学员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并对陈吉风教授致以热烈的掌声。培训班在愉快而热烈的氛围中结束了第一天的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