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音乐省级传承人包嘎日迪讲授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技艺传授》中的系列讲座。他在本次培训中共计完成8个课时,教唱了多首郭尔罗斯民歌《高小姐》《水灵鸿格尔》《铁秀英》《丁香波尔》等多首郭尔罗斯民歌,为学员们传授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技艺,并为学员们表演了多首四胡说书作品。
包嘎日迪 现任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头琴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松原市第一批和第二批高级专家、松原市民间艺术家、前郭县高级专家,前郭县马头琴学会会长,前郭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多年来,带领全馆人员下乡演出百余场,切实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举办包括郭尔罗斯民歌培训班、四胡培训班、马头琴培训班等在内的各种民族文化培训班10余次,培养学员500余人,多次带领学员参加国家级、省级文艺比赛并获得佳绩。组织学员参加前郭县马头琴齐奏3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受到当地广大民众一致好评。在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原创歌曲专辑《蒙古情》,带领同事出版《科尔沁蒙古族传唱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传唱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四胡音乐》《郭尔罗斯蒙古族博舞》《郭尔罗斯蒙古族乌力格尔》等音乐歌曲光盘。
包嘎日迪馆长首先讲授是蒙古族叙事民歌《高小姐》。他讲到蒙古族叙事民歌《高小姐》,是郭尔罗斯民间艺人青宝胡尔奇的晚期作品,诞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在创作生涯中,他大量地吸收了蒙古族英雄史诗的风格和韵味,每一部叙事民歌的开篇,都呈现出宏阔辽远的意境。
包嘎日迪馆长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学习《高小姐》的经历,他曾拜访过高小姐的亲属,得知了高小姐传奇的故事,他演唱的《高小姐》得到高小姐后人的雕琢。包嘎日迪馆长教唱了《高小姐》的几段,并纠正了学员们演唱时重音的位置。包嘎日迪馆长指出,民歌与其他歌曲不同,只有民间的唱法才能造就原汁原味的民歌,即使是专业培养过的歌手,也需要在民间体验生活后才能唱出原汁原味的民歌。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包嘎日迪馆长教唱了郭尔罗斯民歌《水灵鸿格尔》。为了方便学员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包嘎日迪馆长为学员们讲解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大意。这首作品是草原文化馆采风队在采风时遇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灵月,由灵月教唱的。包嘎日迪馆长介绍到,草原文化馆自57年成立以来,所有演出的作品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嘎日迪馆长强调,在传承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不能出错。
在《铁秀英》与《丁香波尔》的教学中,包嘎日迪馆长从音乐创作背景出发,结合蒙古族民歌演唱技巧以及声韵,一字一句的传唱给培训学员。在包嘎日迪馆长的教学中,学员们所唱的每一首民歌都将赋予新的生命与力量,为郭尔罗斯民歌的传承带来崭新的希望。
为让培训学员们更快的理解郭尔罗斯民歌的韵致,包嘎日迪馆长在晚上组织了演出观摩,为学员们表演了完整版《高小姐》等四胡说书。学员们通过欣赏包嘎日迪馆长的传授和精彩演出,对郭尔罗斯民歌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并更为珍视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对现今提倡的“植根文化土壤,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理念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