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马娜老师在前郭实践基地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蒙古舞蹈元素及风格性短句教学》的专题培训课程。
马娜 讲师,硕士研究生,舞蹈学院民间舞教师,吉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2014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演出,2016年全国第11届桃李杯舞蹈教学展示中指导的精品课程“沙拉鸡”入围全国前十强;2017年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曾获“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第六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出版《舞蹈教学与作品欣赏》;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一篇,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五篇,其中《浅析目前高校东北秧歌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策》获“吉林省高教学会第十四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在上午的课程中,马娜老师将蒙古舞蹈中的手型、手位、硬腕与勒马手等基本动作一一示范给培训学员们,从专业舞者的角度为学员们介绍了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及特点,并讲解了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作。与在教室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同,本次课程学员们站在舞台上学习蒙古族民间舞,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在学员们掌握了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后,马娜老师对每一位学员的姿势进行纠正。在欢快的蒙古族乐曲中,学员们跟随马娜老师的示范一起舞蹈,充分的展现出了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优秀基因。
在下午的课程中,马娜老师将男女学员进行分组教学,将柔臂、软手等常见的蒙古族民间舞动作传授给学员们,并对蒙古族舞蹈中的核心特点加以详细的讲解和示范。马娜老师讲道:男性舞蹈风格特点为彪悍、强健、骁勇;女性舞蹈则是端庄、典雅、大度 ,这就需要表演者在舞蹈动律中双膝屈伸沉而有力,双脚落地时下沉的力量,并且在节奏上,下沉的时间要更长。她强调:蒙古族舞蹈要具有内在的韧性和外在的刚健,这便是蒙古族民间舞的韵味所在。
课后,马娜老师应学员们的邀请录制了示范视频,以便学员们日后进行参考、复习。学员们表示,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歌唱与舞蹈律动是紧密相结合的,学习专业的蒙古舞知识对郭尔罗斯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