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茸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地域性多元音乐垦拓的有效武装-语言音乐学新书推介》
第二位发言者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钱茸,她的发言题目为《地域性多元音乐垦拓的有效武装-语言音乐学新书推介》。钱教授的发言采用了自我问答的方式 ,围绕7个问题有问有答,分别是:
一、语言音乐学与传统音乐学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中,钱教授指出语言音乐学是对传统音乐学的补缺;语言音乐学与传统音乐学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她强调语言音乐学是民族音乐学的分支分科,也是语言学的分支分科。它是借鉴现代语言学方法(包括记音方法、分析方法、思辨方法、教学科技手段等各种非音符类手段),结合音乐学方法,以地域性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跨界系统学科。其研究侧重点为:人类各群体声乐品种的原声唱词音声本体及其与腔的关系;各群体母语与相关地域音乐之间的关系。
二、唱词在声乐品种中,是否只有对音乐的“影响”作用?
这个问题钱教授认为需分两步作答:1.唱词自身就具有音乐性。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类艺术符号的双重身份。2.唱词的文学符号与音乐符号的一部分对腔又有“影响”,其中唱词音声又包括“显性”与“隐形”两种音乐符号。
三、唱词音声在音乐技术分析时,只能是附属部分吗?
这个问题钱教授认为,有些范畴,非音符类手段(语言音乐学方法)的需求绝不亚于音符类手段,而应成为“核心认知手段”。这五个范畴包括如下:1.“乡韵”溯源;2.唱词音声本体解析;3.字音连接解析;4.双重桥梁解析(唱词音声既是语言与音乐之间的“桥梁”,又是音乐作品与大文化之间的“桥梁”);5.《乐说》音声解析。
四、如何进行语言音乐学方法的基础训练?
在这个问题中,钱教授认为需要重点关注语言学的符号,比如国际音标、“双音视谱”视唱;还要重点学习“音位学”与“声韵调”分析法。
五、如何得心应手地操作这个方法?
钱教授指出,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四点:1.实践积累;2.借鉴语言学的成果;3.有音乐意识地使用语言学分析法;4.“双六选点”的使用。
六、两本书的侧重与读者群?
在这个问题中,钱教授介绍了新出版的《语言音乐学基础》与《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并声明这两本书是为语言音乐学在音乐院校的系统化建设进行的初步尝试,她对这两本书做了一个比较导读:《语言音乐学基础》是教材体系,侧重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语言学知识,里面包含18个双音唱谱谱例以及较完整的7份学生作业可供参考。而《探究音符之外的乡音——唱词音声解析》是一本具有逻辑性与更深角度的理论专著,是一本立体读物。
七、新项目《中国“乐说”研究》与两本书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中,钱教授指出《中国“乐说”研究》与两本书之间,是研究深化递进的关系,“乐说”是一种既可以纳入广义“唱词音声”麾下,又可以再辟蹊径的另一语言音乐学探究对象,它在声乐品种中,是与“唱”平起平坐的另一种音乐表达方式。
最后,钱教授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域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传统的音符类音乐解析手段,往往无法独立破解地域性音乐品种的奥妙。语言音乐学的参与,将使中国传统音乐学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大踏步的提升。关于语言音乐学视角的个案,具体可以关注7月9日第二会场高彩荣、夏琳、米桢三位学者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