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非遗研培|2020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东北大鼓研修班》第一周课程回顾

时间:2020/11/09 浏览量:

 

      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办公室、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0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东北大鼓研修班》于11月2日下午在我院正式进入课程培训阶段。

Day1

      11月2日下午,研修班的首节课程由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陈吉风教授以现场面授的形式进行。陈吉风教授从非遗的角度出发,为培训学员们进行了题为《吉林省非遗音乐类品种概览》的课程。课程中教授以满族民歌等民间音乐为切入点,向学员们讲述与分享了有关于传承与发展相关的知识,使培训学员们了解到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继承的重要性。
 

Day2

      11月3日上午,由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郑艺教授主讲,题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声音记忆,涵养时代旋律的精神内涵——以历史发展的视角解读“非遗”战略的部署与推进》。郑艺教授从历史发展与非遗保护的视角向学员们阐释了“非遗”的内在精神含义,并就作为东北大鼓的继承人应当如何理解“非遗”、保护“非遗”、发扬“非遗”等问题与培训学员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实际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非遗活态传承的特点。

       11月3日下午,《东北大鼓研修班》全体学员前往吉林省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的过程中,培训学员们对吉林省的民俗历史文化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纷纷感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刻底蕴,并深感自豪。

 

Day3

      11月4日上午,金广库老师讲授了《学习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东北大鼓的艺术魅力》两节课程。金老师详细的为学员们解读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使学员们更好的落实关于十九大座谈会的会议精神,并向学员们展示了东北大鼓的艺术魅力。

      11月4日下午,由王洪兵老师为培训班学员们讲解了题为《主要曲牌的前奏与后奏》的课程。王洪兵老师以专业音乐表演的视角为培训学员们详细的讲解了有关于东北大鼓曲牌中的前奏与后奏,使培训学员们受益匪浅。

 

Day4

      11月5日上午,杨柏森教授进行了题为《东北大鼓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网络课程。杨柏森教授以民间音乐出发,以专业性的角度深入讲解了东北大鼓的起源发展、器乐配置、咬字唱腔等方面。在课程中,杨教授亲自演唱曲段,让培训学员们更直接的了解与感受到东北大鼓的情感表达与韵味。

      11月5日下午,由东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王连科老师为培训学员们传授关于《怎样唱好鼓曲》方面的知识,使培训学员们的鼓曲演唱传承更具有专业性。

Day5

      11月6日上午,由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朱立春教授进行了题为《非遗视域下的地方民间音乐传承》的网络课程。朱教授通过对地域文化以及相关理念的讲解,使培训学员们对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今后东北大鼓的保护与发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月6日下午,东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王连科老师继续为培训学员们详细讲解《东北大鼓的唱腔、咬字及归韵》的课程。

 

      至此,《东北大鼓研修班》培训学员们的第一周课程圆满结束。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