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姬凌宇
北国深秋,2017“国乐长春”艺术节在吉林艺术学院悄然拉开帷幕。10月23日14时,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在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四楼音乐厅为省内各大专业艺术院校的师生及长春市国乐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题为《古琴艺术概说》学术讲座。
李祥霆,满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前会长)、国际古琴学会荣誉会长。已故琴坛领袖古琴大师査阜西先生、已故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嫡传弟子,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出版有古琴独奏专辑唱片近三十种,学术专著《古琴综议》等四种及诗集《醉琴斋诗选》。多年来曾在英、法、美、德等十多个国家,港、澳、台地区演出,其中包括五六十场独奏音乐会。
弹琴和从教五十多年来,李祥霆先生始终致力于古琴文化的普及、传播以及古琴教育教学的传承工作。在讲座中,李祥霆先生为大家细数了古琴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古琴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了当今古琴的发展现状,从清末古琴艺术临近失传,到现在将近有70万人学习,这个三千年岁的乐器,是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李祥霆先生讲述了自己多年来习琴、教琴的心得,介绍了传统的琴人文化与琴道、琴德等个人深切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现了古琴文化的深厚内涵,指点大家如何欣赏和学习古琴音乐,品味这门流传千年的古典艺术。李祥霆先生现场为大家演奏《关山月》、《秋风词》、《梅花三弄》、《流水》、《平沙落雁》五首著名琴曲,并分享了之前在美国、BBC等录制的即兴合奏曲。在欣赏李祥霆老师演奏后,他亲切地为在场古琴爱好者解答了他们心中已久的疑问。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古琴艺术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李祥霆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幽默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带来了这场精彩绝伦的讲座,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古琴音乐的魅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古琴的余韵仍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