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早期带头人
名师风采
优秀校友
学院环境
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
系部设置
研究中心
党建工作
组织机构
制度建设
党建风采
师资队伍
音乐学系
作曲系
基础理论系
国乐系
管弦系
声乐系
钢琴系
数字共享中心
教育教学
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
教研科研
教科研项目
艺术展演
教科研动态
教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学术交流
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招聘信息
学生管理
辅导员
干部风采
学团动态
就业指导
优秀毕业生
信息公开
常用信息
实时信息
管理规定
常用下载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教研科研
学术交流
招生就业
学生管理
信息公开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早期带头人
名师风采
优秀校友
学院环境
管理机构
系部设置
研究中心
组织机构
制度建设
党建风采
音乐学系
作曲系
基础理论系
国乐系
管弦系
声乐系
钢琴系
数字共享中心
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
教科研项目
艺术展演
教科研动态
教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招聘信息
辅导员
干部风采
学团动态
就业指导
优秀毕业生
常用信息
实时信息
管理规定
常用下载
对内交流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课堂“田野回声”学术讲座
时间:2017/06/20
浏览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课堂“田野回声”学术讲座
——倾听文化持有者的自表述
作者:王颖
2017年6月20日上午9:30,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课堂“田野回声”学术讲座在音乐学院四楼音乐厅如期举行。此活动由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主办,民族民间音乐工作室承办,将“田野”带入高校课堂,从文化持有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一场独特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活动是继2016年6月,民族民间音乐工作室首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课堂—“课堂上的田野”活动的延续,这次走进课堂的是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王中堂老师、
榆树东北大鼓省级传承人王连科老师。
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王中堂
榆树东北大鼓省级传承人王连科
王中堂老师是我国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二人转导演。 2008年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2011年荣获吉林省政府、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吉林省文艺最高奖——“第十届长白山文艺成就奖” 。2013年6月,以东北二人转业界唯一代表的身份获得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王中堂老师以自己的师承谱系为脉络,向我们娓娓道来二人转的传承历史和艺术特色,加之二位徒弟的精彩展示,让我们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二人转艺术,感受之王中堂老师的大师风范。
王连科老师是榆树“东城派”东北大鼓第四代代表人物。1959年师承榆树“东城派”东北大鼓第三代艺人闫荣学习演唱东北大鼓,同时师承著名弦师刘玉玺学习三弦伴奏东北大鼓。16岁时被誉为“王小先生”,20岁时就成为弹唱双修、德艺双馨的名角。2011年正式确定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大鼓”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连科老师此次讲座还为我们请来了搭档弦师王洪兵老师和他的徒弟第五代榆树“东城派”东北大鼓的传承人王春玲老师。王连科老师简单讲述了东北大鼓历史发展,和搭档王洪兵老师介绍了东北大鼓词曲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在讲座期间借工作人员为他倒水的小动机展现了东北大鼓即兴的魅力,博得了全体师生的掌声。
讲座结束后,民族民间音乐工作室专业带头人陈吉风教授深深地被二位传承人精彩的讲述和展示所感染,代表民族民间音乐工作室师生动情的对讲座进行了总结。
陈吉风教授说:“非常感谢二位王老师能为我院师生带来这场精彩的“田野”。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渊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民间的,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也是培育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所以,我们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类艺术院校,有义务,更有责任推动吉林地域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我们民族民间音乐工作室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学术活动一如既往的延续下去,为高校师生认识和了解优秀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提供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优秀民族音乐艺术搭建舞台。不仅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听见“田野”的声音,听见文化持有者的自表述,还要用“田野”之声吸引他们走进田野之中更好的推动吉林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
讲座由音乐学系王颖老师主持,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刘桂腾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陈吉风教授、榆树市文化馆于庆全书记等出席本次活动。
音乐学系王颖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刘桂腾
撰稿/王颖
摄影/张毅
返回列表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