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浅谈中国古琴艺术》—2018国乐长春艺术节公益讲座

时间:2018/12/03 浏览量:

       12月3日上午10时,应2018“国乐长春”艺术节组委会邀请,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台湾古琴演奏家、斫琴家林法先生在长春文庙,举办了一场题目为《浅谈「中国古琴艺术」》专题讲座。 
 
 
    
       林法先生从古琴起源的神话传说以及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嵇康创作《广陵散》的故事引入主题,讲述了古琴在各历史时期多样的形式与经典名曲,展现了古琴所具有的传统、典雅、质朴的文人气度与文化内涵。 

 
 
       林法先生以其收藏的明代古琴为例,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古琴的基本构造,着重讲解了斫琴工艺的选材、赋形、合琴、附件、漆灰、髹漆、安弦的七个步骤,以及古琴演奏与古琴制作之间的联系。
       讲座中,林法先生对古琴的文字谱和减字谱进行介绍,并讲解了减字谱的形成与特征,还现场教授了识谱的方法,同时对古琴演奏的抹、挑、勾、踢等基本指法进行了说明和示范。

 
 
 
 
     讲座之余,林法先生耐心地解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问:请问您如何看待古琴作为一个较为古老的乐器与现、当代音乐结合的现象?
       答:近十年来,古琴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的时期,但如果今后古琴的发展只局限在传统领域就很难保证有新的突破。任何一个乐器、乐种、文化的发展都是有起伏的,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状态,只有不同的音乐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才会有更好的前景,作为古琴也是一样,不能故步自封。这种现象是很好的,我们要善于通过自我审视、反思,与其他音乐的磨合,为现代古琴音乐的发展寻找更大的进步空间。

      古琴艺术源远流长,经过时间淘洗流传今日,更显醇厚深邃。此次讲座以历史为主线,列举了历代琴人、琴曲、琴器、琴论等方面的讲解,使听众了解古琴艺术的内在意蕴,使华夏民族之音源远流长,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普及与传播增添活力。
 
 
 
主办: 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
 吉林艺术学院
  长春广播电视台
  承办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018 国乐长春艺术节




 
 
文案:翟庆玲 姬凌宇             
制作:沈洛纯 李武学 王成光
摄影:张莹  张禹霖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