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交流 对外交流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列学术讲座(三)刘桂腾教授

时间:2018/10/23 浏览量: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列学术讲座(三)
刘桂腾《新类他者:游走于本己文化内外的传承人》

 
      10月22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生态音乐学团队”特聘专家,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桂腾教授在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四楼多功能厅举办题为《新类他者:游走于本己文化内外的传承人》的学术讲座。此学术活动由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音乐学系副系主任王颖主持,学院相关师生到场聆听。

 

 
       刘桂腾教授,现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在满族音乐和萨满仪式音乐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出版专著《单鼓音乐研究》《满族萨满乐器研究》《满族音乐研究》《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等。在民族志影像叙事方面独树一帜,代表作《鼓語:达斡尔族的莫民安斡米南仪式音乐》《鼓語:巴尔虎蒙古萨满胡徳日楚鲁祭祀仪式音乐》《鼓語:诺敏河的降神人》等。

 
      “新类他者”是刘桂腾教授首次提出的学术概念,同时他对“新类他者”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细致分析。刘老师认为他们的“音乐”与居于相对封闭聚落里的、保守的前辈不同,除了具有“局内人”的传统文脉外,还参照了“局外人”的对本已文化的认知,是一个游走于本已文化内外的传承人。他们的脑子里并存两个话语系统,是踩在传统门槛上——游走于本己文化内外的新型他者。

 





 
       学术讲座中,刘桂腾教授现身说法,以在阿坝州理县蒲溪乡进行的“羌族释比响器调查”为案例,通过音乐民族志的实地调查,影像叙事过程,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对新时期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调查和研究。最后,围绕“如何与新类他者交流沟通?”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轻松、深入的学术交流。

 






 撰稿人:王颖           
   摄影:张莹    王晓东
 
© Copyright 2017 吉林艺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